临,把画放在桌上,对着画。摹,则是用一张透明的薄纸盖在画上,用笔墨描摹。摹画也叫拓画。临摹要防止犯“结壳”“游魂”“附影子”等弊病。“结壳”,即是学习古人或老师的技法,而被之束缚,不能变化、发展。“游魂”,就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浅尝辄止,不能融会贯通。“附影子”,即只能依赖前人的稿子或一家一派的门户,一离开,便寸步难行,作不出画。
临摹要和默写结合起来,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很重视默写。提高默写能力要靠深入掌握物象的造型特点和规律及运笔用墨的规律。因此,临摹一定要认真体会。
结合临摹平时要注意多欣赏名家名作,可以反复欣赏品味,此外还要多参观画展,汲取各家之长,开阔眼界,开拓思路,丰富技法手段,提高修养。在观摩和学习时可随时记录一下构图、技法特点、题款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只要认真扎实地学习,肯定会有大的进步。
写生
通过写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然山水、花鸟和结构及动态规律,可以大量搜集创作素材,锻炼造型能力,进一步丰富知识和绘画技巧,在大自然中得到新鲜的感受。这是提高绘画创作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写生之前要多观察、多分析。写生的工具不必过于讲究,铅笔、钢笔、毛笔都可以,纸张随便,关键是要画得严肃、认真。写生的过程就是学习、观察大自然的过程,达到搜集创作素材提高创作能力的目的。
画外功
与绘画技巧相适应,还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书法技巧和文学修养都需作相应的提高。这是培养审美观念、增进鉴别能力的基础。只有多读书(小说、散文、诗歌及绘画理论都需要读)、勤练书法才能满足学习绘画的要求。练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适应题字落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书法也是国画的基本功。要通过练习书法,提高笔线的表现能力,加强墨晕的风骨,以书入画格调情趣自然更高。
创作
初学国画不必急于创作,应先在以上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苦练基本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慢慢试着进行创作。
创作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参考资料,借助别人作品的造型或笔墨技法,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去试着创作。这个阶段也叫初级阶段。通过这一阶段可以初步摸索到创作方面的规律。
第二阶段,待掌握了一定的技法之后,便可以较自由地进行创作。这一阶段是巩固和灵活运用技法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练习,可使技法更熟练,构图变化更丰富。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技法的成熟的标志不是按照一个模式的纯熟,而是根据不同意境、感觉、情趣的要求不断变化技法,体现出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而又不断创新。这一阶段的追求是情趣的表现及创作内涵的深化,是既有“法”度而又不为法度所束缚。以法作画,千篇一律,以情作画,变化万千。这是高超的技法和高深修养的结合,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初学者只要得法,用功,是会达到这一目标的。
学国画素材
花鸟素材
竹子
1、蘸淡墨勾画竹叶,用相同的笔法画出三片为一组的竹叶。依次增加叶子,注意竹叶方向、大小等要有变化,下笔时两头轻中间重。
2、淡墨勾画竹子的主干,待半干后浓墨勾画竹节。最后用淡墨勾画竹子的分支。
牡丹
1、整笔蘸粉色,笔尖蘸曙红画花瓣,依次增加花瓣。画出整朵花头,注意整朵花的形状要错落有变。
2、整笔蘸粉色,笔尖蘸曙红点出花苞,画出左右相邻的小花瓣。最后用淡绿色加胭脂画出花尊。
3、整笔蘸淡绿色,笔尖蘸淡墨侧锋画出整组牡丹叶子。浓墨勾叶筋,墨绿加胭脂画枝条。
麻雀
1、蘸赭石加淡墨侧锋点出鸟的头部,中锋画背羽,侧锋画上下翅。浓墨点斑纹、飞羽、尾羽、眼睛嘴,最后以淡墨画胸腹。
2、赭石加淡墨侧锋画出头部,中锋画背羽,侧锋画上下翅,浓墨画嘴,点眼睛。淡墨画胸腹,浓墨点斑纹、飞羽和尾羽,浓墨中锋画腿,浓墨画爪子。
小鸡
1、蘸中墨侧锋画出头部,侧锋点出翅膀,随后用干墨勾画尾部。浓墨画嘴和眼睛,淡墨画胸部和大腿,待半干时用浓墨勾画脚。
2、蘸浓墨,行侧锋画出头部,侧锋画翅膀,淡墨画胸部和大腿,最后浓墨勾画嘴、脚。
翠鸟
1、蘸三青点出鸟的头部,运侧锋画出身子和上下翅。采浓墨画嘴、尾羽、飞羽并点上眼睛。用钛白点鸟身斑纹,淡赭石染胸部,朱砂染嘴与鸟爪,最后用藤黄染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