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表 > 问答 > 理查德表怎么调,音节是什么音序又是什么

理查德表怎么调,音节是什么音序又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4 15:33:45 编辑:手表大全 手机版

1,音节是什么音序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的读音即为一个音节(通常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音序是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并且要大写。如:汉音序是H,音节是hàn
音节是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音节就是用来帮助大家表达语言的重要工具。
原发布者:Ainwan音节: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yīnjié在语言的一连串音素中,每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即是一个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汉语一个汉字字音就是一个音节。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音节是指整个拼音(包括声母、韵母和标调符号)。音节指读音。汉语拼音音节表  计:398个  【A】(啊)ai(哀)an(安)ang(肮)ao(熬)[5个]  【B】ba(八)bai(百)ban(班)bang(帮)bao(包)bei(悲)ben(奔)beng(崩)bi(比)bian(边)biao(标)  bie(别)bin(宾)bing(兵)bo(波)bu(不)[16个]  【C】ca(擦)cai(才)can(参)cang(仓)cao(操)ce(册)cen(参)ceng(层)cha(查)chai(柴)chan(产)  chang(长)chao(抄)che(车)chen(晨)cheng(成)chi(吃)chong(充)chou(抽)chu(出)chuan(川)  chuang(创)chui(吹)chun(春)chuo(绰)ci(词)cong(聪)cou(凑)cu(粗)cuan(窜)cui(崔)  cun(村)cuo(错)[33个]  【D】da(大)dai(呆)dan(单)dang(当)dao(刀)de(德)dei(得)deng(灯)di(地)dian(点)diao(刁)die(跌)  ding(丁)diu(丢)dong(冬)dou(斗)du(读)duan(端)dui(对)dun(吨)duo(多)[21个]  【E】e(鹅)ei(欸)en(恩)eng(鞥)er(儿)[5个]  【F】fa(发)fan(反)fang(方)fei(飞)fen(分)feng(风)fo(佛)fou(否)fu(夫)[9个]
音节是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音节就是用来帮助大家表达语言的重要工具。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音节是指整个拼音。例如:胳的音序是G,音节是ge派的音序是P,音节是pai附的音序F,音节是fu。

音节是什么音序又是什么

2,天津理查德米勒手表走的快是怎么回事

1、 手表被磁化了游丝是手表里最容易被磁化的部件之一,而且一旦被磁化后对手表走时的影响也最大,比较典型的是游丝某些圈之间,发生搭圈,就是相邻的内外二圈之间被相互吸附住。也有可能是偶尔搭圈,随着游丝的振荡,它又能被分开,最常见发生搭圈的位置,一般是在游丝外圈的第二和第三圈之间,要一直这样下去,手表一天至少要快2个多小时。因此而手表走快。2、 机械手表的撞摆我们知道,机械手表机芯内都有摆轮,由摆轮和游丝组成的振荡器在做高速旋转,但是,它的摆动幅度如果超出了一定摆幅,就会发生撞摆。撞摆也被称为“击摆”,是在高摆幅情况下,摆轮上的冲击钉撞到擒纵叉头外侧的一种现象。其后果是使摆轮的振荡周期极大的缩短,并伴随有驰骋状马蹄般的急速表音,秒针运行眼见的增快。因此,手表走快。3、 游丝蹭到快慢夹或外桩上面摆轮旋转时游丝也在做振荡,表现为伸展和收缩,由于游丝形状不完美或有缺陷,它在伸展的时候,有可能外圈蹭到快慢夹或外桩上,尤其是在高摆幅的情况下,这都会使振荡周期极大的缩短。这个情况在手表位于某个特定的立面时候最可能发生,而手表曾经受过剧烈的冲击和震动,游丝产生了水平位移和变形,就更加常见出现这个情况。还有个比较罕见的情况,那就是在游丝上面可能挂着或游动时蹭着根极细的纤维。因此,手表走快。
手表走时不准的原因。1、外部影响:就是来自钟表外部的各种影响,取决于钟表的工作环境。2、快慢针:快慢针是一种便于校时的经济结构,但理论和实践都证实它会影响系统的等时性,也可能产生位差,这些计时误差随机性比较大,无法补偿或抵消。3、摩擦力:摩擦力通常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有积极的一方面,如摩擦分轮、自动表发条与条盒间的摩擦、螺钉自锁等;另一方面,摩擦会导致传动效率的降低和零件的摩损,从而影响计时。4、擒纵机构:擒纵机构的影响主要是能量传递过程中对摆轮游丝系统产生的影响,摆轮游丝系统只有在自由震荡的情况下,才能维持固定的震荡频率,显然,擒纵机构的能量传递过程会影响震荡频率。理论表明,传递过程接近摆轮平衡点时,这种影响会减小。5、温度影响: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温度变化会改变游丝的工作长度,同时改变摆轮的惯量,可直接影响到计时精度;其次,温度变化会影响润滑油的粘度,影响传动效率,从而影响计时。6、磁场:磁场影响最大的游丝,可改变其弹性模量,也使游丝在磁场的作用下变形,产生附加应力,严重时,磁场可导致游丝粘连,严重影响走时。7、游丝平衡:一般的荡框游丝,其重心随摆轮摆角的变化而变化,在重力作用下,它会产生位置误差。8、摆轮平衡:摆轮元件的平衡问题直接影响位元差,摆轮元件的静平衡是一个基本要求。
手表不准有两种情况.如果快慢得很厉害的话,比如一小时会快好几分钟甚至更多,那就是游丝粘连了或者乱了,这种情况就要找修表师傅修理了.如果只是快慢得很少,比如一天才快十多二十秒,那就是游丝荡圈稍短了,这种情况是可以调节手表的快慢卡来解决的,很容易,如果稍懂一点手表知识,可以自己调节,如果不懂,就要找修表师傅了
剧烈撞摆不同的手表走快的程度不同,可以在20来秒/日以上。当我们剧烈运动的时候就很容易的使手表出现不准的现象,类似于手表的摆轮摆幅很高,而外力的猛烈运动又效用于摆轮,使它的旋转幅度加大,手表萌生“撞摆”。机械手表内部有很多零件都是钢质材料,如游丝、大小钢轮、螺丝、轴承、擒纵轮,很容易被磁铁、磁场等磁化。手表的走时速度由游丝和摆轮控制,而游丝是最容易被磁化的零件之一。手表接触磁场后,游丝受磁,会吸附粘连在一起,使摆轮的摆动频率变化,因而齿轮的运转速度被改变,手表就会出现走快的情况。症状较轻的,可能出现一天内走快几十秒的现象,症状较重的,能走快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表走快或慢了,可以找一个指南针来诊断手表是否被磁化。将指南针平放在桌面上,拿着手表近距离快速在指南针上方来回晃动,并将手表换几个方向多试几次,只要指针动了,特别是偏转得很厉害,就可以判断手表被磁化了。手表被磁化,最好拿到本维修中心进行去磁处理。平时保养手表,不要让手表接触强磁场物品,最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不要将手表随手放在电视、电脑、收音机、手机、自动麻将桌、冰箱、洗衣机、音箱、车门、皮包磁扣旁。还有一个原因,夏天来了,天热会比天冷时走快点。是的,这里有两个物理定律。一是热胀冷缩,天热,游丝会有些伸长,这个大家都想得到,于是,变长的游丝,摆幅也会增加,表就走慢了;反之,天冷,表就走快了。因此,如果你的表出现了走快的现象,不要慌,跟着小编说的方法做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机械表的快慢,主要是由摆频来决定的,通常摆幅越大,摆频就越小,摆幅越小,摆频就越大。一般手表是依靠游丝的收放来控制摆幅,这就是调整快慢的基本原理。让可供收放的游丝长些,就会使摆幅增大,摆频就会变小,手表就会变慢;反之,摆频变大,手表就会变快。本身结构问题,受地球引力作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的偏移会产生位差,发条从上紧到放松,力矩不平衡,在加之受外界温度、磁场、震动等影响,机械手表即使再提高一些频率,也不可能达到石英电子表的精度。磁力场效用,在游丝被磁化以后,圈与圈之间只是在佩戴时才显示出来,有粘滞或短暂的搭圈,特别是在立面时,游丝会因本身重力而耷拉垂下,手臂的摇动会加剧它的径向移动,磁能效用因为这个而显示。摆轮和游丝的均衡性,尤其是摆轮,摆轮均衡性非常不好,就会造成摆轮在某一摆幅下,凸显出表面化的精密度变动。

天津理查德米勒手表走的快是怎么回事

3,冬天很多静电怎么办

衣服的问题吧.
冬天天气干燥,容易和空气摩擦起静电,同时化纤的衣服更容易产生这种现在。 如果是在室内,可以用喷壶喷一点点水加大室内湿度,或者挂个湿毛巾。去室外就没办法了,多喝点水吧。 再就是衣服,减少穿化纤的,穿点纯棉纯毛啊什么的,梳头的时候也不要用塑料的梳子,用木梳或者角梳吧。
1、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还有尽量不穿花纤的衣服。 2、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3、穿全棉的内衣。 4、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这时候你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哈。。接下去,用力一关,,搞定~~ 5、对付静电,我们可以采取“防”和“放”两手。“防”,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尽可能远离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常用加湿器。有人喜欢在室内饲养观赏鱼和水仙花也是调节室内湿度的一种好方法。 另外,推荐给您一个经济实用的加湿方法: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旧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一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大约三升水。如果每个暖气都这样做,整个房间就会感到湿润宜人。您不妨试试。 6、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
衣服的问题吧?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随着家用电器增多以及冬天人们多穿化纤衣服,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 为了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用加湿器加湿;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脱衣服之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放”出去,这样静电就不会伤你了。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内衣、内裤,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还有尽量不穿花纤的衣服。 2、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3、穿全棉的内衣。 4、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这时候你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哈。。接下去,用力一关,,搞定~~ 5、对付静电,我们可以采取“防”和“放”两手。“防”,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尽可能远离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常用加湿器。有人喜欢在室内饲养观赏鱼和水仙花也是调节室内湿度的一种好方法。 另外,推荐一个经济实用的加湿方法: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旧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一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大约三升水。如果每个暖气都这样做,整个房间就会感到湿润宜人。您不妨试试。 6、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 下面是两个小窍门,有助于防止这种电击。 1、在房屋内,地毯与鞋底摩擦后可能产生静电,在屋外也可能由于刮风导致身上带电。这时进出要碰铁门时小心,手可能挨电打。反复遇到这样的情况后,可采取如下办法避免电击: 在碰铁门时,不要直接用手直接接触铁门,而是用手先大面积抓紧一串你口袋里的钥匙(通常这并不会遭电击),然后,用一个钥匙的尖端去接触铁门,这样,身上的电就会被放掉,而且不会遭电击。 原理:手上放电的疼痛是由于高压放电,由于放电时手与铁门突然接触时是极小面积的接触,因而产生瞬间高压。如果拿出来口袋里的钥匙,先大面积握住钥匙(一串钥匙本身不能传走多少电荷因而这时也不会有电击),再用一把钥匙的尖端去接触大的导体,这时,放电的接触点就不是手皮肤上的某个点,而是钥匙尖端,因此手不会感到疼痛(也许钥匙会!----如果它有疼感的话)。 2、下出租车时也常发生电击现象。主要由于下车时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积累,而下车后关门时,手突然碰铁门就会遭电击。 这种情况常发生时,最好注意:下车时,即在身体与座位摩擦时,就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可以在摩擦产生静电时,随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而不至于下车后突然手碰铁门时放电 静电利与弊 我们知道,摩擦可以起电。摩擦后的正负电荷是被束缚在带电体上的。它不能像电线中的电荷那样定向移动,所以,人们称之为静电荷,简称静电。 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 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漆黑的夜晚,我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但在手术台上,除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总之,静电危害起因于用电力和静电火花,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静电放电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人们常说,防患于未然,防止产生静电的措施一般都是降低流速和流量,改造起电强烈的工艺环节,采用起电较少的设备材料等。最简单又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人大地,避免静电积累。细心的乘客大概会发现;在飞机的两侧翼尖及飞机的尾部都装有放电刷,飞机着陆时,为了防止乘客下飞时被电击,飞机起落架上大都使用特制的接地轮胎或接地线; 以泄放掉飞机在空中所产生的静电荷。我们还经常看到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这就是车的接地线。适当增加工作环境的湿度,让电荷随时放出,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静电。潮湿的天气里不容易做好静电试验,就是这个道理。科研人员研究的抗静电剂,则能很好地消除绝缘体内部的静电。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 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 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港电分选技术等, 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甚至在字宙飞船上也安装有静电加料器等静电装置。 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 静电除尘:可以消除烟气中的煤尘. 静电复印:可以迅速、方便的把图书、资料、文件复印下来.
凉办

冬天很多静电怎么办

4,如何辨别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

一、 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③ 于是翦其发。(《顺民》)④ 臣错 茅臣。(《晁错传》)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二) 古今字的来源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下面分别举例说明。1. 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比如共字,在上古就兼有同个记词职务,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①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礼记?曲礼》)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④ 民不知礼,未生其共。(《城濮之战》)例① 是共同的意思,例②是供给的意思,例③是拱揖的意思,④是恭顺的意思。一个人字身兼四职,也就是分别记录了四个不同的词。这对运用文字来说是经济,但字的兼职过多,容易造成表意的含混、模糊。为了增强表意的明确性,后世就造了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别发担它的兼职,共字本身就要用以表示共同、共合这一个义项了。像这样,我们把原先定一字多职共用字“共”称为母字,把后来特地为分担母字兼职而造的供、拱、恭等称为分化字。从记录同一个词(比如供给的供)所用字的时代先后来说,古用“共”而今用“供”,于是“共”与“供”构成古今字。同样,“共”与“拱”、“共”与“恭”也分别是古今字。古今字的绝大多数是母字与其分化字构成的。这类古今字从后世表主的分工上看,又有几种情况:(1) 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例如“益”与“溢”。益字小篆作 ,像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是水漫溢,引申则又有增益、利益、更加等义。后来加水旁新造“溢”字专表本义,“益”则只表引申义了。古书先后在记录漫溢这个词时,益和溢构成了古今字。《吕氏春秋?察今》:“澭州暴益“,用的是古字。类似的还有:州——洲、止——趾、要——腰、责——债、监—— 、新——薪、闲——间、景——影,等等。(2) 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例如:“莫”与“暮”。莫字的古字形象日落草莽之中,本义为昏暮,因时常借用为“莫须有”的莫,后来便又加日旁新造暮字专表本义,莫与暮构成古今字。《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用古字。类似的还有:孰——熟、然——燃、衰——簑、北——背、原——源、午——杵、县——悬、它——蛇,等等。(3) 古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今字专表某一引申义。例如“解”与“懈”。解字从角从牛从刀会意,本义为解剖,引申又有懈怠、松懈的意思,后来加心旁新造懈字,用以专表解字的这一引申义,而本义和其他引申义(如放开、解脱等)仍由解字承担。古书先后在记录懈怡、松懈的懈时,解与懈构成古今字。《史记?李将军列传》:“胡虏益解”,又《张释之传》:“王生老人,曰:吾袜解。”均用古字。类似的还有:知——智、被——披、坐——座、没——殁、反——返、食——饲、赴——讣、振——赈、潦——涝、张——帐,等等。(4)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假借义。例如“辟”与“避”、“ 辟”、“譬”、“僻”。辟字多久评论和,从 (儿同人)从辛会意,本义为法,在上古又经常假借为躲避、开辟、譬如、乖僻等字,后来增加形旁,分别为这些假借义新造专字。古书先后在记录这些词时,辟字在不同词义上分别与避、辟、譬、僻构成古今字。《郑后克段于鄢》:“姜氏欲之,焉辟害?”《晋灵公不君》:“晨往,寝门辟矣。”《晃错传》:“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礼记?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皆用古字。类似的古今字还有:栗—栗、信—伸、胃—谓、舍—舍、戚—戚、采—彩、牟—眸、师— 狮、莩—殍、澹—赡、母—毋,等等。(5)古字和今字的表义具体化。例如“受”与“授”。受字甲骨文作 ,像彼此双方以手交接一凡(盘)之形,《说文》训为“相付”。彼上授受,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古代施受同辞,接受和授予均由受字表示。《新唐书?高俭传赞》:“古者授姓受民,以旌有功。”这里的受即是赐予(付予)的意思,是用古字。后世新造授予专表授予义,而受字专表接受义。教—学、示—视,与此同。祝—咒,也是古今字。祝,甲骨文作像一人跪于神位之前张口致辞之莆。祈祷于神,可求赐于己,也可求降祸于,是祝字本含有祝福和诅咒两方面的意思。《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屈靡究。”疏:“口告而祝祖之也。”后世新造咒字,专表诅咒之义,而祝字专表祝福之义。兽—狩,也是古今字。兽字甲骨文作,从单(狩猎武器)从犬器从犬会意,是狩的本字。古代“名动相因”,行为动作与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每用同一个来表示,故兽在上古兼有禽兽和狩猎两个方面的意思,后世新造狩字专表狩猎(动词),而兽字则专表禽兽(名词)了。像这样的古今字,其今字都是为表义的具体体面化而造的专字。2.由于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书面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同音假借来调剂汉字的记词职务。原本由某个字担负的记词职务,到了某个历史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便改由别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承担了。而且往往一直承担下来,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于是前后两个字在彼此交接的那个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也就是被借字与借字要成古今字。例如伯字,本主为“长”(老大),其引申主可特指“诸侯之长”,“春秋五霸”的霸原本作“伯”,《汉书?文帝纪》:“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伯与霸所表示的词义判然有别。后世五伯的伯借用霸字充当。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霸字下说:“俗用为王霸字,实伯之假借也。”但一则“不还”,到唐代这个借字即已成为正字,至今不变。于是“伯—霸”在“诸侯之长”这词义上构成古今字。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古字(被借字)只把部分记词职务转移给今字(借字),而自身仍然承担着余下的职务。例如“何—荷”就是这样。何字甲骨文作,像人有所担荷之形。《说文》:“何,儋也。”儋即担字。由于何字经常要承担记录疑问代词“何”的职务,于是本义就另借荷花的荷字,而除本义之外的其他职务仍由何字自身承担。类似的古今字还有:内—纳、见—现、女—汝、闲—闲、泉—钱等等。这类古今字,在古字将部分词职务转移给今字之后,古字与今字分别记录的词,往往是词义不同、词也不同的词,因而在读音上也往往略有差。另一种是古字(被借字)把自己的记词职务完全转移给了今字(借字),今字通行为正字之后,古字往往被废弃。例如:“彊—强“就是这样。彊字从弓畺声,本义是“弓有力”引申为凡强劲之称。这个字产生得很早,在西周金文中常用以表示强力、强大的意思。而强字从虫弘声,本义是一种虫子“蚚”,产生在战国之后。由于彊与疆形近易混,彊又与强同音,且强的本义极少用,地是后世便借“强”为“彊“,不久借不还,遂使彊字完全被强字取代而废亡。类似的古今字还有:辠—罪、迻—移、 —俟、 —溺等。这类古今字往往是古字的义项单一,今字的义项也不多,且本义罕用,所以今字在淘汰了古字之后,不仅不不会影响表义的明确,反而能使习用的汉字字数为之减少。这是社会对用字的正确选择。3.古今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构成古今字。异体字本是音义全同、记词功能也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但是随着汉语和社会用字的发展变化,一部分异体字也会发生变化。不同时代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也往往会构成古今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词义的分化而导致两个异体的记词职务有了分工,由某一体专门承担记录发化出来的某一义项,而另一体则承担记录其余义项。于是这两个异体便在不同时代的某一义项上构成了古今字。例如“常—裳”本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下帬”,即今所谓衣裳的裳。“常”除表本义外,还被借用为表示经常、曾经等。于是在词义分化的前后不同的时代,在衣裳这个义项上常与裳便成了古今字。又如“雅—鸦”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鸟名即乌鸦。雅又借用为文雅、雅正的雅。词义分化后,鸦专本义鸟名,雅则只表假借义文雅、雅正等。于是雅与鸦在鸟这个名义上构成古今字。这一类的古今字,实际上是由两个异体先分化成两个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字,然后才构成古今同词而异字的。被分化出来的一体,与前面所说的后出分化字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实质的不同。这类古今字还有:邪—耶、犹—猷、谕—喻、吏—事、沈—沉、著—着,等等。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异体的出现有很大的时代差距,可分为今体和古体,并且后世经过社会的选择,今体得以流传而古体被废弃。但它们在古代文献中也构成了记录同一个词而古今字不同的现象,所以也属于古今字的范畴,也就是古体和今体在同一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例如“埜—野“是一对时代不同的异体,埜从土从林会意,最早见于商代甲骨评语以战国时代增加声符予作壄(又常作),同时又新造形声字野(本作 ,小篆定型作野)。埜(壄)与野是不同时代的异体。《史记?司马相如传》:“膏液润埜草而不辞”、《楚辞?九歌》:“天时 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原壄”用的是野的古体。后世经过社会的选择,今体野得以通行而古体埜(壄)逐渐被废弃。但是它们在古书中同记一词,也具有“古用彼、今用此”的性质,所以“埜—野”也是古今字。又如“雚—鹳”,雚为鸟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字,是象形字,秦汉时始增鸟旁作鹳。《说文》:“雚,雚爵也。……诗曰:雚鸣于垤。”段注:“今诗作鹳。释文曰:本又作雚。”后世鹳行而雚废,但在古书的用字中,它们是古今字。类似的还有: —攀、鬻—煮、徧—遍、威—灭、 —敷、 —隙、喿—噪、复—复、厷—肱等等。二、通假字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二)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主要有:1. 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例如:①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礼记?缁衣》)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③ 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④ 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⑤ 登是南邦。(《诗经?大雅?云汉》)⑥ 从弟子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补》)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别是“成”和“许”的借字,登与成、所与许迭韵。2. 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僇—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等。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犹、时—伺、趣—促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交小罢了。3. 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比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诚信的信来替代,而诚信的信却不能借用伸字来替代;背弃的背能借用倍娄的倍来替代,而倍数的倍却不能借用背弃的背来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为本字时乙为借字,乙为本字时则为借字。例如:①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是贵乎?(《报任安书》)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帝纪》)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例①“以”是借字,“已”为其本字;例②“已”为借字,“以”为其本字。“以”与“已”互为通假。例③“上”是借字,“尚”为其本字;例④“尚”为借字,“上”为其本字。“尚”与“上”互为通假。类似的例字还有:爱—哀、才—裁、故—固等。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以单借为多,互借较少。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例如“辨”字: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③ 望于山川,辨于众神。(《史记?五帝纪》)④ 其于宗庙朝,辨辨言,唯谨尔。(《史记?孔子世家》)例① 杜预注云:“辩,治也。”治办之意,即借为“办”;例②郭庆藩《集释》云:“辨,读为变”;例③今《尚书?舜典》“辩”作“徧”(遍);例④《论语?乡党》“辩辨”作“便便”。是“辩”可被办、变、徧(遍)、便等几个字共同借用。此外,距通柜、讵、巨;可通嫠、来、赉、僖;适、谪、敌、啻;能可通耐、乃、暱、而等,都属于这一类。(三) 通假字的辨识通假是借音表义,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字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应考虑到是否存在通假的问题。例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这一句中的“归”字当作何解释呢?若依《说文》,归的本义是指女子出嫁,这用在本句显然不通;若有归的引申义“归还”似乎可通,但孔子并未借给阳货豚,又何以言归还?联系上下文意,是阳货想通过送豚给孔子,好让孔子依礼回拜时见到孔子,句中归字归是赠送的意思。然而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中都没有赠送这一义项,可见古有赠送食物的专字“馈”与“归”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于是可以初步断定归是馈的错字。查同书《微子》,又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语,归同样当借为馈(意思是说齐国像馈赠美味一样将女乐声送给鲁国)。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二)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三、异体字所谓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例如:① 以彊为弱,在俛仰之间耳。(《晁错传》)②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礼记?乐记》)③ 郎中令善媿人。(《龚遂传》)④ 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段太尉轶事状》)以上句中的俛与俯、媿与愧,虽然字的构形不同,但音义及记词职能完全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换。像这样的字就是异体字。有的同音字虽然在某一义项上同,在一定的场合也可以互用,但记词职能并不完全一样,这种字不能视为异体字。比如游与游,只在游玩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游水义古代只用游而不用游;赞与赞,只在赞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赞进、赞助义古代只用赞而不用赞。这说明它们的记词职能虽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并不完全重合。所以像这样的字不能看作是异体,以免造成阅读的误解。(二)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六种: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如:岳-岳、涎- 、耻-耻、泪-泪、磥-磊、黥- 、膻-羴,等。5.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如:逼-逼、徧-遍、逾-逾、咏-咏、误-悮、溪-溪.榜-牓、暖-煖、糠-穅,等。6. 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馈-餽、昵-暱、棹-櫂、猿-猨、梅- 、裤-袴、蒂- 、掩-揜、溯-泝、楠-枬,等。7.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愬-诉、迹-迹、剩-賸、椀-盌、村-邨.妆-粧、粳-秔,等。8. 偏旁部首所处的位置不同。如: -够、峰-峯、略-畧 、惭-慙、概- 、鹅- 、松-枀、秋-秌,等。9. 笔道形态略有不同。这往往是由于书写的风格、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字体的差异。如:冰- 、册-、皂- 、吴- 、叙-,等。从以上所举的各类例子字可以看出,形声造字法最容易产生异体,所以形声字中的异体字也最多。(三) 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有两种情况最值得注意:1. 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经异体字,但后世发生了分化,记词职能有了分工,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字。例如“咳”与“孩”,在历史上就曾是一对异体字。《说文》:“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子。”《礼记?内则》:“父执了之右手,咳而名之。”《史记?扁鹊传》:“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老子》:“我独泊兮未兆,如婴和之未咳。”《释文》本作“孩”。《颜氏家训?教子》:“子生咳,师保固明,仁慈礼义导习之矣。”本又作“孩提”。在这些文句中,咳与孩均读hái,用的都是“小儿笑”的本义。后来这一对异体字发生了分化,本义也罕用了。咳读ke,通欬,如“咳唾成珠”。即今咳嗽的咳。孩仍读hai,用为幼童之称。咳与孩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喻-谕”,原本晓谕,比喻义都可通用,后来分化,晓谕主用“谕”,比喻义用“喻”。“份-彬”,原本通用,指文质具备的样子,《说文》引《论语》“文质份份”,今作彬彬。后世分化,彬仍表本义,而份改读fen,用作量词。“育-毓”、“徯-蹊”、“讶-迓”、“拓-遮”等等,也有类似的变化。我们在读古书时,对于这一类的异体字一定要作历史的考察,切不可轻率地以今律古而误解文意。2. 在古代原本不是异体而是意义或用法不同(或不尽相同)的两个字,现在为了精简汉字,在和“异体字整理”时也视同异体字加以合并而成了一个字。例如“炮”,本是一种烹调方法。《礼记?礼运》:“以炮以燔。”注:“炮,裹烧之也。”而“炮”()是“机石”,指古代战争中用机械之力发石以攻敌,故字从石。后来发明了火炮,才借“炮”为“炮”。炮与炮原本并非一字异体。现在当作异体字合并后,炮行而炮废。类似的还有奸与奸、核与覈、闲与闲等等。我们在读古书时切不可将它们视为异体字,要从弄清它们的本义入手,分辨出它们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四、繁简字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所谓繁体字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构形时所使用的构件或笔划的多少相对而言的。构件或笔划多的是繁体,构件、笔划少的是简体字。同一个字(当然不是每一个字)的繁与简,自古就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有删繁就简的一面,但是这一面实行得并不彻底和广泛。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用字和习尚,在没有严格正字法的情况下,也往往繁简并行。比如学字有繁体作“斆”,也有简体作“学”;充字有繁体作“弃”,有有简体作“弃”。在古书中,学字用简体为多,也用有繁体的,《史记?张释之传》:“此二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斆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学字即用繁体。弃字则我用繁体但也有用简体的,《左传?成公二年》:“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用的即是简体。所谓繁体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在构形表明上的繁复与简单相对而言的,若就字的记词功能和用法而言,实质上是异体的种。由于它在社会用字中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才单列出来作专门的讲解。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简化字形,二是是削减常用字的字数。前者采用各种方式(诸如简化偏旁部首、取原字形的某一部分或轮廓、草书楷化,重造新体等),将一部分常用字的形体进行改造,使字的结构简单、笔划减少而便于书写,所涉及的主要是“形”的问题。后者则选留某些字而同时废弃某些字,是对字的记词职能进行调整或归并,所涉及的主要是“义”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对阅读古书都有影响。如果光是字形的简化而不关字义,那问题就较为简单,只要我认识一般相应的繁体字就是了。比如“汉书”,你只要知道“汉书”二字的简化就行了。若是既涉及到字形同时又涉及到字义,那问题就没有这般简单了。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1. 某字简化后的构形与古书中某个字构形完全一样,但两者的音义和用法完全不同。① 无是公听然而笑。(《史记?司马相如例传》)② 价人以藩。(诗经?大雅?板))③ 降此蝥贼,稼穑卒痒。(《诗经?大雅?桑柔》)在这些古书的文句中,听音y(n,意为“笑貌”,价音ji(,意为“善”;痒音y(ng,意为“病”。现在简化字中听话的听(听)、物价的价(价).搔痒的痒(痒)分别与之同形,但意义却迥然有别。属于这一类的简化字还有:厂(厂)、广(广)、胜(胜)、坏(坏)、机(机)、苹(苹)、筑(筑)、适(适)、异(异)、腊(腊),等等。在古书中遇到这类字,若按现在简化字的音义去释读,就无法明了古人的语意了。2. 字形虽未简化,但却兼并了另外一个(或两个)音同或音近字的记词职能,而被兼并的字在“解除职务”后,多数被废弃,少数虽仍被“留用”,但记词职务大为减少。这样就使“兼并者”增加了它原来所不具有的义项,扩大了它们的记词职能。例如“丑”,原本只表地支,在汉字简化时兼并了“丑”的记词职能,“丑”被“解职”废弃,于是导字除了仍表地支之外,又增加了“丑恶”、“丑陋”的义项。再如“干”,原本只表干犯、干求义,汉字简化时兼并了“乾”的一部分职能(干湿)和“干”的全部职能,于是“干”被废弃,“乾”只余下“乾坤”的一个义项。类似的字还有:余[余,馀]、后[后、後]、斗[斗、门]、舍(舍、舍)、几(几、几)、叶(叶,叶)等。3. 字形简化,同时又兼并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字的记词职能,被简化的繁体和被兼并的字同时被废弃。如“获”是“获”(古指猎得禽兽)的简化,同时又兼并了“获”(古指收割庄稼)的记词职能,于是“猎获”和“农获”两个义项统由获字兼任,获、获二字同时废弃。类似的例字还有:汇(汇、汇)、饥(饥、饥)、钟(钟、锺)、历(历、历)等。

5,为什么唐 宋两朝都有个庆历年间

唐代没有“庆历”个年号。
唐朝没有的!
唐朝年号表 ┌———————┬——————┬——————┬——————┐│ 朝 代 │ 年 号 │ 元 年 │ 末 年 │├———————┼——————┼——————┼——————┤│ 〔唐〕 │ 武德 │ 618 │ 626 │├———————┼——————┼——————┼——————┤│ │ 贞观 │ 627 │ 649 │├———————┼——————┼——————┼——————┤│ │ 永徽 │ 650 │ 656 │├———————┼——————┼——————┼——————┤│ │ 显庆 │ 656 │ 661 │├———————┼——————┼——————┼——————┤│ │ 龙朔 │ 661 │ 663 │├———————┼——————┼——————┼——————┤│ │ 麟德 │ 664 │ 666 │├———————┼——————┼——————┼——————┤│ │ 干封 │ 666 │ 668 │├———————┼——————┼——————┼——————┤│ │ 总章 │ 668 │ 670 │├———————┼——————┼——————┼——————┤│ │ 咸亨 │ 670 │ 674 │├———————┼——————┼——————┼——————┤│ │ 上元 │ 674 │ 676 │├———————┼——————┼——————┼——————┤│ │ 仪凤 │ 676 │ 679 │├———————┼——————┼——————┼——————┤│ │ 调露 │ 679 │ 680 │├———————┼——————┼——————┼——————┤│ │ 永隆 │ 680 │ 681 │├———————┼——————┼——————┼——————┤│ │ 开耀 │ 681 │ 682 │├———————┼——————┼——————┼——————┤│ │ 永淳 │ 682 │ 683 │├———————┼——————┼——————┼——————┤│ │ 弘道 │ 683 │ 684 │├———————┼——————┼——————┼——————┤│ │ 嗣圣 │ 684 │ 704 │├———————┼——————┼——————┼——————┤│ (周) │ 文明 │ 684 │ 684 │ ├———————┼——————┼——————┼——————┤ │ (周) │ 光宅 │ 684 │ 684 │ ├———————┼——————┼——————┼——————┤ │ (周) │ 垂拱 │ 685 │ 688 │ ├———————┼——————┼——————┼——————┤ │ (周) │ 永昌 │ 689 │ 690 │ ├———————┼——————┼——————┼——————┤ │ (周) │ 载初 │ 690 │ 690 │ ├———————┼——————┼——————┼——————┤ │ (周) │ 天授 │ 690 │ 692 │ ├———————┼——————┼——————┼——————┤ │ (周) │ 如意 │ 692 │ 692 │ ├———————┼——————┼——————┼——————┤ │ (周) │ 长寿 │ 692 │ 694 │ ├———————┼——————┼——————┼——————┤ │ (周) │ 延载 │ 694 │ 694 │ ├———————┼——————┼——————┼——————┤ │ (周) │ 证圣 │ 695 │ 695 │ ├———————┼——————┼——————┼——————┤ │ (周) │ 天?万岁 │ 695 │ 695 │ ├———————┼——————┼——————┼——————┤ │ (周) │ 万岁登封 │ 696 │ 696 │ ├———————┼——————┼——————┼——————┤ │ (周) │ 万岁通天 │ 696 │ 697 │ ├———————┼——————┼——————┼——————┤ │ (周) │ 神功 │ 697 │ 697 │ ├———————┼——————┼——————┼——————┤ │ (周) │ 圣历 │ 698 │ 700 │ ├———————┼——————┼——————┼——————┤ │ (周) │ 久视 │ 700 │ 700 │ ├———————┼——————┼——————┼——————┤ │ (周) │ 大足 │ 701 │ 701 │ ├———————┼——————┼——————┼——————┤ │ (周) │ 长安 │ 701 │ 705 │ ├———————┼——————┼——————┼——————┤│ │ 神龙 │ 705 │ 707 │├———————┼——————┼——————┼——————┤│ │ 景龙 │ 707 │ 710 │├———————┼——————┼——————┼——————┤│ │ 唐隆 │ 710 │ 710 │├———————┼——————┼——————┼——————┤│ │ 景云 │ 710 │ 711 │├———————┼——————┼——————┼——————┤│ │ 太极 │ 712 │ 712 │├———————┼——————┼——————┼——————┤│ │ 延和 │ 712 │ 712 │├———————┼——————┼——————┼——————┤│ │ 先天 │ 712 │ 713 │├———————┼——————┼——————┼——————┤│ │ 开元 │ 713 │ 741 │├———————┼——————┼——————┼——————┤│ │ 天宝 │ 742 │ 756 │├———————┼——————┼——————┼——————┤│ │ 至德 │ 756 │ 758 │├———————┼——————┼——————┼——————┤│ │ 乾元 │ 758 │ 760 │├———————┼——————┼——————┼——————┤│ │ 上元 │ 760 │ 762 │├———————┼——————┼——————┼——————┤│ │ 宝应 │ 762 │ 763 │├———————┼——————┼——————┼——————┤│ │ 广德 │ 763 │ 764 │├———————┼——————┼——————┼——————┤│ │ 永泰 │ 765 │ 766 │├———————┼——————┼——————┼——————┤│ │ 大历 │ 766 │ 779 │├———————┼——————┼——————┼——————┤│ │ 建中 │ 780 │ 783 │├———————┼——————┼——————┼——————┤│ │ 兴元 │ 784 │ 784 │├———————┼——————┼——————┼——————┤│ │ 贞元 │ 785 │ 805 │├———————┼——————┼——————┼——————┤│ │ 永贞 │ 805 │ 805 │├———————┼——————┼——————┼——————┤│ │ 元和 │ 806 │ 820 │├———————┼——————┼——————┼——————┤│ │ 长庆 │ 821 │ 824 │├———————┼——————┼——————┼——————┤│ │ 宝历 │ 825 │ 827 │├———————┼——————┼——————┼——————┤│ │ 太和 │ 827 │ 835 │├———————┼——————┼——————┼——————┤│ │ 开成 │ 836 │ 840 │├———————┼——————┼——————┼——————┤│ │ 会昌 │ 841 │ 846 │├———————┼——————┼——————┼——————┤│ │ 大中 │ 847 │ 860 │├———————┼——————┼——————┼——————┤│ │ 咸通 │ 860 │ 874 │├———————┼——————┼——————┼——————┤│ │ 乾符 │ 874 │ 879 │├———————┼——————┼——————┼——————┤│ │ 广明 │ 880 │ 881 │├———————┼——————┼——————┼——————┤│ │ 中和 │ 881 │ 885 │├———————┼——————┼——————┼——————┤│ │ 光启 │ 885 │ 888 │├———————┼——————┼——————┼——————┤│ │ 文德 │ 888 │ 888 │├———————┼——————┼——————┼——————┤│ │ 龙纪 │ 889 │ 889 │├———————┼——————┼——————┼——————┤│ │ 大顺 │ 890 │ 891 │├———————┼——————┼——————┼——————┤│ │ 景福 │ 892 │ 893 │├———————┼——————┼——————┼——————┤│ │ 乾宁 │ 894 │ 898 │├———————┼——————┼——————┼——————┤│ │ 光化 │ 898 │ 901 │├———————┼——————┼——————┼——————┤│ │ 天复 │ 901 │ 904 │├———————┼——————┼——————┼——————┤│ │ 天佑 │ 904 │ 907 │└———————┴——————┴——————┴——————┘宋朝年号表 ┌———————┬——————┬——————┬——————┐ │ 朝 代 │ 年 号 │ 元 年 │ 末 年 │ ├———————┼——————┼——————┼——————┤ │〔宋〕(北宋)│ 建隆 │ 960 │ 963 │ ├———————┼——————┼——————┼——————┤ │ │ 干德 │ 963 │ 968 │ ├———————┼——————┼——————┼——————┤ │ │ 开宝 │ 968 │ 976 │ ├———————┼——————┼——————┼——————┤ │ │ 太平兴国 │ 976 │ 984 │ ├———————┼——————┼——————┼——————┤ │ │ 雍熙 │ 984 │ 987 │ ├———————┼——————┼——————┼——————┤ │ │ 端拱 │ 988 │ 989 │ ├———————┼——————┼——————┼——————┤ │ │ 淳化 │ 990 │ 994 │ ├———————┼——————┼——————┼——————┤ │ │ 至道 │ 995 │ 997 │ ├———————┼——————┼——————┼——————┤ │ │ 咸平 │ 998 │ 1003 │ ├———————┼——————┼——————┼——————┤ │ │ 景德 │ 1004 │ 1007 │ ├———————┼——————┼——————┼——————┤ │ │ 大中祥符 │ 1008 │ 1016 │ ├———————┼——————┼——————┼——————┤ │ │ 元禧 │ 1017 │ 1021 │ ├———————┼——————┼——————┼——————┤ │ │ 干兴 │ 1022 │ 1022 │ ├———————┼——————┼——————┼——————┤ │ │ 天圣 │ 1023 │ 1032 │ ├———————┼——————┼——————┼——————┤ │ │ 明道 │ 1032 │ 1033 │ ├———————┼——————┼——————┼——————┤ │ │ 景佑 │ 1034 │ 1038 │ ├———————┼——————┼——————┼——————┤ │ │ 宝元 │ 1038 │ 1040 │ ├———————┼——————┼——————┼——————┤ │ │ 康定 │ 1040 │ 1041 │ ├———————┼——————┼——————┼——————┤ │ │ 庆历 │ 1041 │ 1048 │ ├———————┼——————┼——————┼——————┤ │ │ 皇佑 │ 1049 │ 1054 │ ├———————┼——————┼——————┼——————┤ │ │ 至和 │ 1054 │ 1056 │ ├———————┼——————┼——————┼——————┤ │ │ 嘉佑 │ 1056 │ 1063 │ ├———————┼——————┼——————┼——————┤ │ │ 治平 │ 1064 │ 1067 │ ├———————┼——————┼——————┼——————┤ │ │ 熙宁 │ 1068 │ 1077 │ ├———————┼——————┼——————┼——————┤ │ │ 元丰 │ 1078 │ 1085 │ ├———————┼——————┼——————┼——————┤ │ │ 元佑 │ 1086 │ 1094 │ ├———————┼——————┼——————┼——————┤ │ │ 绍圣 │ 1094 │ 1098 │ ├———————┼——————┼——————┼——————┤ │ │ 元符 │ 1098 │ 1100 │ ├———————┼——————┼——————┼——————┤ │ │ 建中靖国 │ 1101 │ 1101 │ ├———————┼——————┼——————┼——————┤ │ │ 崇宁 │ 1102 │ 1106 │ ├———————┼——————┼——————┼——————┤ │ │ 大观 │ 1107 │ 1110 │ ├———————┼——————┼——————┼——————┤ │ │ 政和 │ 1111 │ 1118 │ ├———————┼——————┼——————┼——————┤ │ │ 重和 │ 1118 │ 1119 │ ├———————┼——————┼——————┼——————┤ │ │ 宣和 │ 1119 │ 1125 │ ├———————┼——————┼——————┼——————┤ │ │ 靖康 │ 1126 │ 1127 │ ├———————┼——————┼——————┼——————┤ │(南宋)│ 建炎 │ 1127 │ 1130 │ ├———————┼——————┼——————┼——————┤ │ │ 绍兴 │ 1131 │ 1162 │ ├———————┼——————┼——————┼——————┤ │ │ 隆兴 │ 1163 │ 1164 │ ├———————┼——————┼——————┼——————┤ │ │ 干道 │ 1165 │ 1173 │ ├———————┼——————┼——————┼——————┤ │ │ 淳熙 │ 1174 │ 1189 │ ├———————┼——————┼——————┼——————┤ │ │ 绍熙 │ 1190 │ 1194 │ ├———————┼——————┼——————┼——————┤ │ │ 庆元 │ 1195 │ 1200 │ ├———————┼——————┼——————┼——————┤ │ │ 嘉泰 │ 1201 │ 1204 │ ├———————┼——————┼——————┼——————┤ │ │ 开禧 │ 1205 │ 1207 │ ├———————┼——————┼——————┼——————┤ │ │ 嘉定 │ 1208 │ 1224 │ ├———————┼——————┼——————┼——————┤ │ │ 宝庆 │ 1225 │ 1227 │ ├———————┼——————┼——————┼——————┤ │ │ 绍定 │ 1228 │ 1233 │ ├———————┼——————┼——————┼——————┤ │ │ 端平 │ 1234 │ 1236 │ ├———————┼——————┼——————┼——————┤ │ │ 嘉熙 │ 1237 │ 1240 │ ├———————┼——————┼——————┼——————┤ │ │ 淳佑 │ 1241 │ 1252 │ ├———————┼——————┼——————┼——————┤ │ │ 宝佑 │ 1253 │ 1258 │ ├———————┼——————┼——————┼——————┤ │ │ 开庆 │ 1259 │ 1259 │ ├———————┼——————┼——————┼——————┤ │ │ 景定 │ 1260 │ 1264 │ ├———————┼——————┼——————┼——————┤ │ │ 咸淳 │ 1265 │ 1274 │ ├———————┼——————┼——————┼——————┤ │ │ 德佑 │ 1275 │ 1276 │ ├———————┼——————┼——————┼——————┤ │ │ 景炎 │ 1276 │ 1277 │ ├———————┼——————┼——————┼——————┤ │ │ 祥兴 │ 1278 │ 1279 │ └———————┴——————┴——————┴——————┘ 可以看出,唐朝没有庆历年号,宋朝有 庆历 (公元1041 ——公元 1048年 )年号。
毕升就是宋代的啊,唐代没有“庆历”个年号。毕升,(?-1051年),中国北宋发明家,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镇五桂墩村)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升于宋仁宋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 “庆历春...”不知道你指的是哪里,不是说唐代有这个年号吧,古代封建王朝很忌讳和前朝有重复的年号的,偶尔有过,就很为后人诟病,认为是当时的大臣不读书,没学问。不会有你说的唐、宋两朝都有“庆历”年号这种情况出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个倒是大家熟悉,仍然是宋代,宋仁宗庆历年间是指104l一1048年。刚查了一下,唐代只有“显庆”、“圣历”、“大历”、“长庆”“宝历”等年号,确无“庆历”。
唐朝没有庆历
不会吧唐朝没有庆历 宋 庆历是公元1040年哪看到有唐庆历的?请回复 谢谢

文章TAG:理查德怎么音节是什么理查德表怎么调

最近更新

  • 白色胶表带怎么清洁,白色橡胶手表表带怎么清洗白色胶表带怎么清洁,白色橡胶手表表带怎么清洗

    白色橡胶手表表带怎么清洗2,白色胶皮表带脏了怎么刷3,白色橡胶表带脏了如何清洗拜托了各位谢谢1,白色橡胶手表表带怎么清洗你好,你可以用白电油清洗,白电油能够快速去除油污,灰尘,手印,胶水,水.....

    问答 日期:2024-03-28

  • 怎么分辨lv手表的型号,LV表怎么看型号怎么分辨lv手表的型号,LV表怎么看型号

    LV表怎么看型号2,LV手表辨别3,劳力士的手表如何分类和区分4,帮忙鉴别一款LV手表5,怎么辨认亨利达手表1,LV表怎么看型号一般手表的型号是表明在底部、表面还有就是表带部分2,LV手表辨别假货是.....

    问答 日期:2024-03-28

  • 手表钢带怎么安,刚买的电子表表带脱落了该怎么装上啊手表钢带怎么安,刚买的电子表表带脱落了该怎么装上啊

    刚买的电子表表带脱落了该怎么装上啊2,劳力士潜航者表带怎么安装3,手表表带怎么换1,刚买的电子表表带脱落了该怎么装上啊得看你的手表是用什么安装方式?是生耳针,花枝、牙枝、螺丝通安装方.....

    问答 日期:2024-03-28

  • 分针快了怎么调回来,现在要把它调为正确时间那么应该怎样拨动分针较合理分针快了怎么调回来,现在要把它调为正确时间那么应该怎样拨动分针较合理

    现在要把它调为正确时间那么应该怎样拨动分针较合理2,我有一块积家手表时针快了半个小时怎么办3,家用时针分针松了怎么办1,现在要把它调为正确时间那么应该怎样拨动分针较合理如果只是因.....

    问答 日期:2024-03-28

  • 珍珠牌机械手表怎么样,jaragar手表怎么样珍珠牌机械手表怎么样,jaragar手表怎么样

    jaragar手表怎么样2,有人买过珍珠叶品牌的手表吗质量怎么样3,ENICAR表怎么样1,jaragar手表怎么样jaragar手表全新高品质,正面防水带,反面牛皮,高品质钢化耐磨耐刮蓝宝石水晶玻璃,jaragar手表.....

    问答 日期:2024-03-28

  • 美度表贝伦塞丽怎么样,美度贝伦赛丽手表怎么样美度表贝伦塞丽怎么样,美度贝伦赛丽手表怎么样

    美度贝伦赛丽手表怎么样2,美度贝伦赛丽系列怎么样有没有买过的说下佩戴体验3,美度贝伦赛丽哪款好4,美度贝伦赛丽的新款手表怎么样5,天梭杜鲁尔和美度贝伦赛丽哪个好求大神1,美度贝伦赛丽手.....

    问答 日期:2024-03-28

  • 怎么看手表几秒,怎么看手表时间怎么看手表几秒,怎么看手表时间

    怎么看手表时间2,秒表怎么看3,手表指针怎么看时间几分几秒那种4,手表怎么认识时间1,怎么看手表时间一般手表和钟都有3根针,首先,一根经常动的是秒针,其他2根不常动的,长的是分钟针,短的是时针;比.....

    问答 日期:2024-03-28

  • 浪琴机械手表上弦  怎么旋转,浪琴机械表为什么上弦时转不动表把浪琴机械手表上弦 怎么旋转,浪琴机械表为什么上弦时转不动表把

    浪琴机械表为什么上弦时转不动表把2,浪琴机械表怎么上弦大全3,浪琴机械表怎么上弦1,浪琴机械表为什么上弦时转不动表把估计是锁把的吧??先向下扭解锁,再拉出来向上上弦试试呢~!2,浪琴机械表怎.....

    问答 日期:2024-03-28

男表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