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表 > 问答 > 手表18k怎么判断是包金还是镀金,手表k金与镀金如何鉴别 请高手指点

手表18k怎么判断是包金还是镀金,手表k金与镀金如何鉴别 请高手指点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03 01:50:51 编辑:手表大全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手表k金与镀金如何鉴别 请高手指点

鉴别K金、镀金、镀酸金:    K金、镀金、镀酸金的表面颜色均是黄色,不易区分,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很难区别。有的假冒产品将10K金壳标为18K金壳,有的甚至将镀金壳假冒为K金壳。另外,镀金壳其镀金层的厚度也很难测定。有的手表标明镀金3微米,实际连1微米都没有,手表使用1年多,黄金的颜色全褪光。更有甚者,将镀酸金的铝合金壳,介绍成可保几年不褪色,实际使用不到半年,金色就变成了黑色,连防锈的能力都失去了。消费者在购买金色手表时一定问清楚。
这个要用电子探针电测的

手表k金与镀金如何鉴别 请高手指点

2,手表18K金包金材质 和电镀18K 有什么区别

包金工艺上跟镶嵌差不多,工艺差的话容易掉落。电镀的基本原理跟汽车喷漆差不多,不过稳定性要强的多,工艺上也较先进。是目前比较主流的上色方式 金表的话看你买什么样的了,除了高仿,也有很多二线品牌自己出一些镀金表(这类表主要起美观大气的作用)他们的工艺一般高端的还是采用包金,因为包金跟电镀金的光线反射效果是不一样的。低端的就只能采用电镀。不过如果楼主想买高仿,个人建议还是电镀要好,因为首先工艺上高仿厂家达不到大厂家的工艺。电镀相比较是目前市场已经很成熟的技术。而且效果明显差别并不大
搜一下:手表18K金包金材质 和电镀18K 有什么区别

手表18K金包金材质 和电镀18K 有什么区别

3,如何把包金和镀金区分开来

包金就是在铜或者银片上再压上薄薄的一层金箔,然后加工成各种装饰物,这样做出的包金饰品既便宜,又给人以与黄金相同的感觉。 包金饰品的成分,内部为铜片或银片,外部为24K或18K薄金片,一般两者厚度比例为10:1或20:1。由于包金只有表面一层为金子,它不再有较大的密度(手感不“沉”)。因为包金饰品价格便宜,所以它使用也非常广泛。而且在包金饰品中金与铜、银之间压合很好,一般不易公开。 包金有时易与K金、纯金相混,但其重量较轻,容易将二者区分开。包金与镀金有相似特点,但镀金的金厚度很小,棱角处易被磨掉而露出“本色”,包金则不会。另外包金中常有“1/10 24K”、“1/10 18K”、“1/20 18K”或“24KF”、“18KF”等字样,也是识别包金的重要方法之一。 镀金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上镀上一层金膜。镀金使用范围很广。镀金饰品的成分,内部为金属,外加金膜,金属多为黄铜等。镀金的金层极薄,镀制方便,成本很低,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但镀层易被磨掉,时间不能持久。 镀金的金膜应有一定的厚度,一般为10微米以上,但质量较差的镀金达不到这个厚度,有些甚至只改变颜色就不再镀了,这是不规范的。若将镀金品的棱角部位在衣服上蹭几下,褪黄露出“本色”的,肯定镀层厚度不够。 镀金价低又有一定的装饰性,但它只有暂时的辉煌。

如何把包金和镀金区分开来

4,18k金表的辨别

各种饰金表都不是纯金制作的,一般都是采用金、银、铜、锌合金制成,或采用机械、电解等方法,将金合金覆盖于表壳外层。因为纯金质地软、硬度低,不耐磨,不适宜用来作表壳。金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大得多,故用它来制作表壳或镀覆表壳非常坚固,且降低成本。1.K金壳表。“K”是德“Karat”的第一个字母,是用来表示黄金纯度的单位。K数越大,含金量越高。纯金为24K,常见K金壳表有9K、10K、12K、14K和18K等5种。进口K金壳表的含金标志,一般刷在表后盖的里面;也有用女人头(表示18K)、鸟类(表示14K)、树木(表示10K)作为标志的。2.镀金表。它是在铜质壳框的表面,用化学方法镀覆一层金合金,其厚度以微米(符号μ)作为什量单位1微米等于1/1000毫米。国际标准化组织对镀金表的标写规定是:以英文字母“C”表示K数;“P”表示厚度。如“C18P20”即为纯度为18K,厚度为20μ的镀金表。3.包金表。其表壳为铜质,外包一层金合金,经机械滚轧成为整体。此外,还有一种钢背包金表,这类表的后盖是不锈钢的,仅对框壳予以包金。包金表只标厚度,不标纯度。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包金的标写规定是以英文字母“L”表示厚度。如“L40”即为金箔厚40μ,一般厚度有20μ、40μ、60μ、80μ等4种。4.金圈表。一般为全钢手表,仅在上壳沿表玻璃外侧镶有一圈K金皮,它可与表壳分离。K金纯度有7K、9K、10K、14K等,厚度一般不足0.5毫米。5.金圈耳壳表。它是将单独制成的K金片,永久性地盖套粘结在手表的4只脚上端,其它与金圈表相同。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贴金的标写规定是:以字母“C”表示厚度,一般不标纯度。如“C250”即为贴金厚度250微米。目前,贴金厚度有200微米、250微米、300微米等3种。当前市场上还常出现一种镀黄表,它是一般不含黄金成分的金黄色表壳的泛称,它镀的是钛。
“18k”是指纯金含量为24分之18,也就是75%的黄金加上25%的其它金属合金(如银、钯、锌、镍…等)。  18k金饰不但拥有黄金珍贵的价值,而且因其成分比例完美,具有延展性强、坚硬度高、色彩多变的优点,运用在手表设计上,能尽情发挥复杂精美的创意表现。  18k全金表的价格普遍会上十万,因为金价现在太高了。  在理论上100%的金才能称为24k金,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的黄金,所以我国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这几种k金含量是首饰的通用规格,国家规定低于9k的黄金首饰不能称之为黄金首饰。  有的金首饰上打有文字标记,其规定为: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千足金—含金量大于99.9%

5,18K黄金表示的是含量75的真金还是镀金啊

黄金首饰是指以黄金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首饰。黄金的化学符号为 Au,比重为17.4,摩氏硬度为2.5。黄金首饰从其含金量上可分为纯金和K金两类。纯金首饰的含金量在99%以上,最高可达99.99%,故又有“九九金”、“十足金”、“赤金”之称。K金首饰是在其黄金材料中加入了其它的金属(如银、铜金属)制造而成的首饰,又称为“开金”、“成色金”。由于其它金属的加入量有多有少,便形成了K金首饰的不同K数。K数的大小与含金量如下:  24K,99%以上;22K,91.7%;21K,87.5%;18K,75%;14K,58.5%;12K,50%;10K,41.66%;9K,37.5% 8K,33.34% 6K,25%  在黄金首饰中,纯金首饰质地较软,牙咬有印,容易弯折,色泽金黄、纯正、柔和,手感沉重,有沉甸甸的感觉。 K金首饰质地稍硬,牙咬无印,色泽是黄中带白,并依K数的减小,白色渐增,黄色渐浅。K金首饰的手感不如纯金首饰沉重。此外,无论是纯金还是K金首饰上都带有印签。黄金首饰上的印签,有用“金字”,也有用“Kg”英文字母表示质地。标明含金量时,用“99”字或“24K”字样的表明是纯金首饰,K金首饰依含金量不同,标明着相应的K数,如标着“18K”的K金首饰,其含金量为75%。此外,首饰上还有标志着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地印签。真的黄金首饰,印签标准、完整、清晰,是重要的判别标识。  易与黄金首饰相混淆的首饰种类较多,有的是镀金首饰,有的是包金首饰,有的是铜质首饰,还有的是铜合金首饰。下面就其种种简要说明一下:  镀金首饰是在其它的金属首饰表面用电镀法镀上一层金色,颜色与真金首饰相仿,金黄光亮,新时较难辩认。但镀金首饰手感较轻飘,质地较硬,牙咬无印,用久易褪色。有的电镀不好的镀金首饰,颜色不是发红就是发白,或者发花。  色金首饰是指在其它金属表面包上 24K或22K的金箔,如金箔的K数太低,其柔软性较差。包金首饰的外观与真黄金首饰相似,金光闪闪,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难辩。但仔细观察首饰的凹陷处、夹角处、背后等,可以发现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翘边起皮的现象。如首饰上有断裂接头,可从此看到金属材料的断面是外黄里白。此外,包金首饰的手感也较轻,质地较纯金首饰硬,牙咬无印,不易弯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脱落。  铜质首饰色为黄中带红,发假,光泽较暗,质地较软,重量轻飘。铜合金首饰(铜锡合金),颜色发白,质硬质轻,久戴掉色,会使皮肤发黑。  无论是镀金首饰、包金首饰、 还是铜首饰、亚金首饰, 一般不带类似黄金首饰的印签。或所带印签不同于黄金首饰,如有的首饰刻有英文字母 “GK”,其含义是“镀金”。或者印签字迹模糊不清,歪歪斜斜,消费者应通过辨认首饰上是否有印签、印签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印签是否清晰等方面内容,以判别黄金首饰真伪。
瑞士名表所标注的18K金(或AU750),表示的是实金,而非镀金,也就是说表壳从里到外都是金,而18K指金的含量为75%,不采用纯金是由于纯金质地太软,无法用于表壳
楼主只要能确定你的劳力士是真的,那你的表链就肯定是金的,不过也不可能是纯金,最多18k
楼主只要能确定你的劳力士是真的,那你的表链就肯定是金的,不过也不可能是纯金,最多18k
理论上1克100%的黄金(实际上没有100%的黄金)被分成24分,1分为1K,18K就是指含量在18/24的黄金.即75%.是指该饰品的黄金含量在100克含75克黄金.

文章TAG:手表怎么判断包金手表18k怎么判断是包金还是镀金请高手指点

最近更新

女表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