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款式相对雷达表,也是比较丰富多样的。随后雷达又推出了无表冠的伊莎系列和双时区皓星系列,该系列最初发布于Baselworld2016,其灵感源于1960年代的CapeHorn系列,而它名字中的「1616」则是指CapeHorn(合恩角)被发现的年份。
1、万宝龙和雷达哪个好?
雷达表以设计和陶瓷材料的应用而著称。特别是在陶瓷技术领域方面,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60年代,雷达就使用当时还是前沿材料领域的硬金属以及蓝宝石材料制造手表,推出了永不磨损的Diastar1钻星系列。80年代推出了Integral精密陶瓷表系列,首次使用了全陶瓷的表链,90年代又推出了整体陶瓷技术系列腕表,并首次采用了碳化钛陶瓷技术,这种技术使陶瓷的硬度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并丰富了陶瓷的色彩。
2011年雷达推出的真薄系列是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同样采用整体陶瓷技术,腕表厚度只有5毫米。随后雷达又推出了无表冠的伊莎系列和双时区皓星系列,这是雷达智能触控技术的首次应用在陶瓷材料的腕表上。在陶瓷材料的色彩上,雷达先后发展了黑色,白色,等离子金属色,特别是最新开发出来的朱古力色,更是代表了雷达在陶瓷色彩方面的领先地位,
在机芯方面,雷达大多采用的是ETA机械机芯和Ronda的石英机芯,很少有自己研发的代表性机芯。所以雷达很少有复杂功能的腕表,万宝龙,这个德国的书写工具的品牌,自从收购了美耐华机芯厂之后,一下子把自己的制表历史推前了100多年,它的腕表自此成了瑞士制造。有了美耐华机芯厂的雄厚制表技术,万宝龙的腕表一开始就跃上了一个高度,
它可以根据需要研发自己的机芯。在它的腕表系列里,我们看到既有普通的日历功能的,也有复杂纤薄陀飞轮,以及万年历等复杂功能的腕表,它的市场定位是比较高的。材料上,万宝龙使用常用的不锈钢,白金,18K黄金等,使用这些材料制造手表,不像陶瓷制造那样需要更复杂的工艺,所以它的款式相对雷达表,也是比较丰富多样的。
2、雷达表怎么样?
Rado(雷达)的历史成就和制表技艺常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往往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其他更为知名的品牌上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雷达旗下也有诸多非常不错的表款。比如今天介绍的这款HyperChrome1616系列限量版蓝盘腕表,该系列最初发布于Baselworld2016,其灵感源于1960年代的CapeHorn系列,而它名字中的「1616」则是指CapeHorn(合恩角)被发现的年份。
除了拥有HyperChrome1616独特的表壳,Rado也在新作上应用了有趣的物料,在复古时计大行其道的今天,HyperChrome1616的形状和设计可谓是忠于原作,而Rado也按照现代标准调整了其物料和比例。本作的枕形表壳尺寸为46x45.5毫米,它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其表圈上交替出现的抛光、拉砂打磨效果为本作平添视觉乐趣,要是此处没有润饰的话也会显得不够精致。
此外,由于表圈为斜面造型,所以即使表壳厚度达13.7毫米,也不会让人觉得十分臃肿,而为了保持表壳的正方比例,Rado特意将表耳设计得非常短,这一细节也令本作能够适合各种粗幼的手腕佩戴。HyperChrome1616的上手效果非常抢眼,不过得益于表壳物料,使之比预计的要更轻盈,HyperChrome1616的表壳是以强化钛金属打造而成,Rado声称其硬度达到了1,000Vickers(一种物料硬度单位)。
作为对比,常规精钢材质的硬度只有200-250Vickers,所以,钛金属除了比精钢更加坚固耐磨之外,也令本作46x45.5x13.7毫米的表壳仅重106克(含表带)。虽然原作并没有表冠护肩,但这一结构对于本作的大型表壳而言还是很有必要的,其表冠护肩的设计与润饰都很简约,为表壳增色不少。